|
撿漏心態要不得,直播買貨也要辨清真偽近日,央視財經頻道一檔節目爆出的“直播帶貨三天賣出了130萬元假口紅”一事引發熱議。 據了解,有位女士在某直播平臺購買了主播大力推薦的品牌口紅,市場價300多的口紅,直播間只要49.9元,優惠的價格瞬間打動人心。結果收到貨后發現,是假冒口紅,隨后牽出了一起假冒偽劣案件。 這些假冒的大牌口紅進價僅5-20元不等,卻打著知名品牌清倉的名頭進行高價拋售,3天賣出了1.5萬支。據賣家交代,如果顧客發現是假口紅就給他們補發,但依然是假的。 這些假冒偽劣口紅不僅欺騙消費者,更是會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。
口紅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。據了解,在日化產業旺盛的廣東汕頭潮南區,口紅造假可以說是“公開的秘密”,各種品牌的口紅均可在此進行罐裝生產,根據做工,成本價從幾毛到幾塊不等。制作簡單、成本低、利潤高,是假冒偽劣口紅盛行的原因。 假口紅的制造工藝越來越高超,外觀幾乎與正品相差無幾,底部也會模仿正品做上“防偽噴碼”,消費者除非對這個品牌、這個色號的口號非常了解,否則只憑肉眼,無法與高仿產品“正面較量”。 為此,很多廠商尋求更為先進、專業的防偽技術,如特征加密、智能識別防偽標簽,用現代科技,捍衛正品,讓消費者能安心購買,營造健康的消費環境。
在開放透明的市場中,用適宜的價格購買到心動的產品,不被滿天飛的假貨所蒙蔽,是身為消費者再正常、再簡單不過的權利訴求,也是打擊假冒偽劣源源不斷的動力。 |